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社會史
Social History of China 
開課學期
108-2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歷史學系  
授課教師
陳弱水 
課號
Hist2124 
課程識別碼
103 1050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8,9,10(15:30~18:20) 
上課地點
普201 
備註
A(中國史)群組。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50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82Hist2124_social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中國社會史
2020年3月至2014年6月
一、課程要旨

本課是歷史系的中國史群組課,主要供歷史系本系生、雙修生以及輔系生在中國史必修課的基礎上修習。性質上,本課是中國史的專業進階課程,會對中國社會史相關重要課題作比較深入的說明。本課主題為中國社會的歷史演變,以近代以前的中國為範圍,涵蓋時代大約從西周到清代中期,即公元前十一世紀至公元後十八世紀。本課希望達成兩個主要效益。第一,在傳授基本知識的前提下,從歷史的角度說明歷代中國社會的性質和演變,藉以提供關於中國史的重要理解。第二,就當前的角度而言,本課也可說是企圖透過歷史解說來展示中國社會的結構要素與特點,這樣的考察應有助於培養同學了解社會的能力。

本學期為授課教師第一次開設此課,而且課程內容涵蓋甚廣,講授進度與閱讀材料都有可能在學期間調整,會隨時通知修課同學。本課上課方式以教師演講為主,另安排教師主持的討論課(每次1小時),以閱讀材料和本課所發之重要詞彙表為討論對象,也歡迎同學在講演課上提問。

二、教學進度
(依週次排列,進度會依實際情況調整。)

第一週(3月6日) 課程介紹;社會史釋義;中國歷史「黎明」期的社會要素
第二週(3月13日) 封建秩序與古代社會;古代族群
第三週(3月20日) 新型國家的興起與平民的「出現」;郡縣帝國下的社會結構:討論課
第四週(3月27日) 東漢社會的變化與世家大族的形成;討論課
(4月3日) 清明節放假
第五週(4月10日) 魏晉南北朝身分社會;中古的非漢人群
第六週(4月17日) 早期中國土地所有制的演變;討論課
第七週(4月24日) 期中考
第八週(5月1日) 唐代的社會結構與變遷;唐宋變革
第九週(5月8日) 科舉與宋代新菁英階層的形成;蒙元社會
第十週(5月15日) 宋元商業、城市與交通網絡;討論課
第十一週(5月22日)宗族組織的形成與發展;明清鄉紳
第十二週(5月29日)人口、家庭與農村社會;討論課
第十三週(6月5日) 明清工商活動與商人;中國民變與秘密社會
第十四週(6月12日)巨變前夕的帝國;討論課
第十五週(6月19日)期末考
(6月26日)端午節放假
第十六週(7月3日)閱讀討論(暫訂)

三、參考書目

本課無指定教科書,但有指定閱讀文章數篇以及建議參考書若干,指定閱讀材料會置於課程網頁:

A. 預定指定閱讀論文:(可能會有調整)

第1、2週
杜正勝,《周代城邦》,第三章〈農莊社會結構與土地經濟形態〉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79),頁47-92。

第3、4週
侯旭東,〈漢魏六朝父系意識的成長與“宗族”〉,收在侯旭東,《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──朝廷、州縣與村里》(北京:商務印書館,2005),頁60-107。

陳蘇鎮,〈東漢的豪族與吏治〉,《文史哲》,2010年第6期(總第321期),頁41-58。

第5、6週

唐長孺,〈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客和部曲〉,收在唐長孺著,朱雷、唐剛卯選編,《唐長孺文存》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06),頁464-485。

毛漢光,《中國中古社會史論》(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88),〈總論〉第四篇〈中古士族性質之演變〉,頁69-103。

第8週

柳立言,〈何謂「唐宋變革」?〉,《中華文史論叢》第81期 (2006),頁125-171。

第9週

李弘祺,〈科舉──隋唐至明清的考試制度〉,收在劉岱、鄭欽仁編,《中國文化新論制度篇•立國的宏規》(台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1982),頁259-315。

第10週

梁庚堯,〈南宋城市的社會結構〉,收在梁庚堯著,《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》(臺北:允晨文化實業公司,1997),上冊,頁591-680。

第11、12週
劉志偉,〈宗族與沙田開發——番禺沙灣何族的個案研究〉,《中國農史》,1992年第4期,頁34-41。

常建華,〈明清時期華北宗族的發展——以山西洪洞劉氏為例〉,《求是學刊》,第37卷第2期(2010年3月),頁125-131。

馮爾康等著,《中國宗族社會》(杭州:浙江人民出版社,1994),第四章〈明清祠堂族長制宗族的強化〉,頁212-259,

第13週

劉石吉,〈明清時代江西墟市與市鎮的發展〉,收在梁庚堯、劉淑芬主編,《城市與鄉村》(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7;北京: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,2005),頁286-324。

劉錚雲,〈金錢會與白布會——清代地方政治運作的一個剖面〉,《新史學》,6卷3期 (1995年9月),頁29-61。

(第11週以後閱讀材料待定。)



B. 建議參考書

1. 梁庚堯編著,《中國社會史》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,2014。
本課有若干主題也是梁庚堯老師此書篇章的主題,同學課可參考相關篇章。
2. 黃寬重主編,《中國史新論——基層社會分冊》。臺北:聯經出版事業公司,2004。
3. 伊藤道治著,吳密察譯,《中國社會的成立:原始──秦‧前漢》。台北:稻鄉出版社,1998。
4. 許倬雲,《萬古江河:中國歷史文化的轉折與開展》。臺北:英文漢聲出版公司,2006。
5. 周積明、宋德金編,《中國社會史論》。武漢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0。

本課上課期間,將提供重要詞彙表供同學參考。重要詞彙表會放置於本課的Ceiba網頁。由於本課是第一次開設,詞彙表的內容有可能在學期間修訂,網頁上會隨時更新。

五:評量方式:

A. 期中考:30%
B. 期末考或期末報告:60%
同學可選擇參加期末考或撰寫期末報告,期末報告有字數規定。期末考為開書考。
C. 出席狀況:10% 

課程目標
待補 
課程要求
待補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待補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06  課程介紹;社會史釋義;中國歷史「黎明」期的社會要素 
第2週
3/13  封建秩序與古代社會;古代族群 
第3週
3/20  新型國家的興起與平民的出現;郡縣帝國下的社會結構;討論課(第三節) 
第4週
3/27  東漢社會的變化與世家大族的形成;討論課(第三節) 
第5週
4/03  清明節放假 
第5週
4/10  魏晉南北朝身分社會;中古的非漢人群 
第6週
4/17  早期中國土地所有制的演變;討論課(第三節) 
第7週
4/24  停課一次(撰寫期中作業) 
第8週
5/01  唐代的社會結構與變遷;唐宋變革 
第9週
5/08  科舉與宋代新菁英階層的形成;蒙元社會 
第10週
5/15  宋元商業、城市與交通網絡;討論課 
第11週
5/22  宗族組織的形成與發展;明清鄉紳 
第12週
5/29  人口、家庭與農村社會;討論課 
第13週
6/05  明清工商活動與商人;中國民變與秘密社會 
第14週
6/12  巨變前夕的帝國;討論課 
第15週
6/19  期末考 
第16週
6/26  端午節放假 
第16週
7/3  閱讀討論(暫訂)